Break into VC Career and Fundraising 生技創投之路:探索職涯與籌募投資的機會  (TAAB Webinar 文字整理系列文-1)

Break into VC Career and Fundraising 生技創投之路:探索職涯與籌募投資的機會 (TAAB Webinar 文字整理系列文-1)

This article has been authorized by the speaker, Yi-Yen Chen, PhD , and organized by Chunta Ho

Venture Capital Firm Operations Unveiled - Unlocking the VC World: Funding Origins and Revenue Sharing

Venture capital firms, or VCs, oversee risk capital. Where does this capital spring from? Mainly, from Limited Partners (LPs) and a portion from the VCs themselves. Once established, this capital can be funneled into various ventures. For instance, if a 100-unit investment yields 200 units, the original is returned to investors. From the leftover 100 units, VCs claim 20%, while investors pocket 80%.

Decoding the VC Firm’s Structure - Hierarchy Insights: From Partners and Executives to Analysts

VCs typically sport a three-tiered framework. The apex (Strategy/Fundraising) houses partners or MDs. Mid-tier (Operations/Transactions) sees managers or VPs. The base tier (Operations) is analysts’ domain. These analysts, proficient in dissecting business reports, spearhead the due diligence process, ensuring firms they inspect are on solid footing. They’re also tasked with recording, database management, and liaising with entrepreneurs, detailing initial interactions to potential outcomes. Building rapport with innovation-rich universities is key, as is supporting operational facets, such as data reporting.

Middle-tier stalwarts, having handled a plethora of cases, excel in transactional intricacies,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straightforward public market stock acquisitions.

Partners or MDs predominantly face outwards, with fundraising as their linchpin. If funds aren’t secured, ventures can’t be financed. Decision-making is paramount, given the influx of pitches. Moreover, they must cultivate bonds with academic luminaries, such as Harvard’s George Church or Bob Langer. Their pivotal duties span fundraising, conference attendance, and broadcasting their firm’s readiness to invest. (Continued…)



此一整理文章已經過講者 Yi-Yen Chen, PhD 之授權,由 Chunta Ho 彙編整理

了解風險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

  • 解密風險投資公司:資金來源與利潤分配

當我們提到”風險投資公司”或”VC”,我們談論的是一家管理風險資金的公司。你可能好奇,這些基金的資金來源是什麼?主要來自於被稱為有限合夥人(LP)的投資人,他們為基金提供資金,同時風險投資公司也會提供部分資金。在基金成立後,我們有能力再次投資這些基金,資助各種公司。舉例來說,假如我投入了100個單位的資金,最終得到的回報是200個單位,原始的100個單位則需要完全退還給投資者。剩餘的100個單位的利潤中,風險投資公司可以獲得20%,而投資者則可以獲得剩餘的80%。這就是利潤分配的模式。

風險投資公司的內部組織架構

  • 深入探索風險投資公司的內部階層:合夥人、主管、分析師

風險投資公司的內部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層。最頂層(Strategy/Fundraising)為合夥人或者執行董事(MD,Managing Director/Partner)。中間階層(Operations/Transactions)包括主管或副總裁(Principal or VP,Vice President)。儘管在大公司中,副總裁的地位很高,但在風險投資公司中,他們僅屬於中間階層。不同的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稱謂,如合夥人但他們大體位於同一階層。在某些公司中,主管和副總裁的地位可能相當,但在其他公司中,主管的地位可能高於副總裁。

基層員工(Operations,)主要負責分析工作,他們可能是分析師或執行員(Senior Associate or Analyst)。每個階層所需的技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基層的分析師或執行員中,他們必須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來審核公司的業務報告。他們進行詳細的調查,也就是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確保公司的科技、市場、法律和財務狀況都正常。這就是盡職調查的過程。盡職調查完成後,他們需要撰寫報告,這些報告通常由基層員工來撰寫。他們還需要管理基金的資料庫,並始終保持對各種公司的觀察,對這些公司的情況必須做好記錄。這些記錄的管理工作也是由基層員工來完成。與創業家溝通公司的運營方式時,需要清晰地說明現在只是初次接觸,可能的未來發展,最終可能的會議和後續步驟,然後我們才能決定是否投資。每家公司的程序都有所不同,所以你需要與創業家進行良好的溝通,教育他們。然後,在管理基金時,需要與那些有許多優秀科技創新的大學保持良好關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最後,就是支援一些運營活動,這包含了很多範疇,基本上所有的雜事都是基層員工需要做的data reporting。

那麼,中層的人做什麼呢?在主管與副總裁這個中層,他們是最主要的骨幹。他們可能已經看過數百到數千個案子,並且有過許多案件的經驗。除了知道如何審查案件,他們也知道如何進行交易。進行交易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與我們在公開市場購買股票並不相同。在公開市場購買股票,你可能只需要在手機APP上點一點,就能買到股票,成為股東。但我們在購買新創公司的股票時,會經歷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其中包括許多討價還價的過程,許多法律事項需要處理,以及許多需要快速反應的事情。這些工作通常由中層的員工來完成,因為基層的員工可能對這些流程不太熟悉。而中層的員工,由於已經經歷過這樣的訓練,便開始需要處理更高層級的事情。

對於合夥人或是Managing Director這個層級,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對外的。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能夠籌措到資金。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第一,要能夠籌到資金,因為如果你的基金根本籌不到錢的話,那就全都是空談。你沒有錢,你也沒辦法投資。所以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能籌到資金。然後,你要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因為你下面的人,你的分析師、你的原則主管、副總裁,他們一定會一直想要推案子給你,那你要如何決定這案子好或不好呢?再來,你要出去建立良好的關係,像我們剛剛提到的,例如與大學建立良好的關係,例如像George Church這種哈佛大學大人物(https://wyss.harvard.edu/team/core-faculty/george-church/)或Bob Langer (https://be.mit.edu/directory/robert-langer ) 。你說一個分析師或一個原則主管出去要跟他們建立關係,人家可能也沒有時間理你,對不對?所以需要有合夥人出面,然後告訴他們,我們對你的技術創新非常有興趣。所以主要的工作就是對外籌資,參加各種講座、座談會等,讓大家知道我們這個投資公司現在有錢,我們可以投資。(待續)



要查看或添加评论,请登录

社区洞察

其他会员也浏览了